粉煤灰钢板库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发表时间:2023-12-31 15:06:22 来源:粉煤灰钢板库

  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文件,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实施,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明显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废弃陈旧物资回收网络更完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能力逐步提升,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6%左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纸利用量达到6000万吨,废钢利用量达到3.2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290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技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银保监会、国家林草局、国家邮政局、供销合作总社: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弃陈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要求,深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成效。“十三五”以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1比2015年提高了约2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继续一下子就下降,单位GDP用水量累计降低28%。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56%。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明显地增强,202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50%;废纸利用量约5490万吨;废钢利用量约2.6亿吨,替代62%品位铁精矿约4.1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450万吨,占国内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3.5%,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为325万吨、740万吨、240万吨。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形势。从国际看,一方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全世界共识,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基本路径。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系统部署新一轮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加速循环经济发展布局,应对全球资源环境新挑战。另一方面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叠加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受到非经济因素严重冲击,国际资源供应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对我国资源安全造成重大挑战。从国内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释放内需潜力,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资源能源需求仍将刚性增长,同时我国一些主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上仍然不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性扭转,资源安全面临较大压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且空间巨大。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仍面临重点行业资源产出效率不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范化水平低,回收设施缺乏用地保障,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难,大宗固废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等明显问题。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仍大幅高于世界中等水准,铜、铝、铅等大宗金属再生利用仍以中低端资源化为主。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型废旧产品产生量大幅度增长,回收拆解处理难度较大。稀有金属分选的精度和深度不足,循环再利用品质与成本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关键材料要求,亟需提升高质量循环利用能力。无论从全球绿色发展的新趋势和应对气候变化要求看,还是从国内资源需求和利用水平看,我国都必须全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思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节约世界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国策,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着力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废弃陈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全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坚持突出重点。以再利用、资源化为重点,提升重点区域、重点品种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大力提高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明显问题,健全法律和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强化科学技术支撑能力,补齐资源回收利用设施等方面的短板,切实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市场主导。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引领作用。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实施,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明显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废弃陈旧物资回收网络更完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能力逐步提升,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6%左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纸利用量达到6000万吨,废钢利用量达到3.2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290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1.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健全产品绿色设计政策机制,带领企业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等环境友好型原料。推广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的产品设计的具体方案,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推动包装和包装印刷减量化。加快完善重点产品绿色设计评价技术规范,鼓励行业协会发布产品绿色设计指南,推广绿色设计案例。

  2.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别的行业自觉自愿开展审核。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提高清洁生产审核质量。推动石化、化工、焦化、水泥、有色、电镀、印染、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制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加快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差异化奖励惩罚机制,探索开展区域、工业园区和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试点示范工作。

  3.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鼓励园区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建材绿色化。制定园区循环化发展指南,推广钢铁、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轻工业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典型模式。鼓励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4.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等的综合利用,推进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利用。进一步拓宽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渠道,扩大在生态修复、绿色开采、绿色建材、交通工程等领域的利用规模。加强赤泥、磷石膏、电解锰渣、钢渣等复杂难用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研发技术。推动矿井水用于矿区补充水源和周边地区生产、生态用水。加强航道疏浚土、疏浚砂综合利用。

  5.推进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完善政策机制和标准规范,推动协同处置设施参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管理,保障设施持续稳定运行。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付费标准,有序推进水泥窑、冶炼窑炉协同处置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统筹推进生活垃圾焚烧炉协同应急处置医疗废物。推进厨余垃圾、园林废弃物、污水厂污泥等低值有机废物的统筹协同处置。

  1.完善废弃陈旧物资回收网络。将废弃陈旧物资回收相关设施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设计,保障用地需求,合理地布局、规范建设回收网络体系,统筹推进废弃陈旧物资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放宽废弃陈旧物资回收车辆进城、进小区限制并规范管理,保障合理路权。积极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提高规范化回收企业对个体经营者的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居民交投废弃陈旧物资便利化水平。规范废弃陈旧物资回收行业经营秩序,提升行业整体形象与经营管理上的水准。因地制宜完善乡村回收网络,推动城乡废弃陈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一体化发展。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销售服务网络,开展废弃陈旧物资回收。

  2.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动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利用,促进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矿产”基地。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轮胎、废旧手机、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强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报废机动车、报废船舶、废铅蓄电池等拆解利用企业规范管理和环境监管,加大对违反法律法规企业整治力度,营造公平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加快建立再生原材料推广使用制度,拓展再生原材料市场应用渠道,强化再生资源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3.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规,建立完善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强化互联网交易平台管理责任,加强交易行为监管,为二手商品交易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鼓励平台企业引入第三方二手商品专业经营商户,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推动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鼓励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鼓励在各级学校设置旧书分享角、分享日,促进广大师生旧书交换使用。鼓励社区定期组织二手商品交易活动,促进辖区内居民家庭闲置物品交易和流通。

  4.促进再制造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升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文办设备等再制造水平,推动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广应用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培育专业化再制造旧件回收企业。支持建设再制造产品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在售后服务体系中应用再制造产品并履行告知义务。推动再制造技术与装备数字化转型结合,为大型机电装备提供定制化再制造服务。在监管部门信息共享、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自贸试验区支持探索开展航空、数字控制机床、通信设施等保税维修和再制造复出口业务。加强再制造产品评定和推广。

  1.加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林业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农林废弃物高效利用。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坚持农用优先,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发挥耕地保育功能,鼓励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提高秸秆饲料、燃料、原料等附加值。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鼓励种养结合,促进农用有机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因地制宜鼓励利用次小薪材、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进行复合板材生产、食用菌栽培和能源化利用,推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

  2.加强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引导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用物资企业、废弃陈旧物资回收企业等相关责任主体主动参与回收。支持乡镇集中开展回收设施建设,健全农膜、化肥与农药包装、灌溉器材、农机具、渔网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体系。建设区域性废旧农用物资集中处置利用设施,提高规模化、资源化利用水平。

  3.推行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推行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养殖场建设与农田建设有机结合,推广畜禽、鱼、粮、菜、果、茶协同发展模式。打造一批生态农场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联合体,探索可持续运行机制。推进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发挥清洁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益。构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广林上、林间、林下立体开发产业模式。推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旅游康养等循环链接,鼓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城市废弃陈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程。以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人口较多的城市为重点,选择约60个城市开展废弃陈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统筹布局城市废弃陈旧物资回收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建设。在社区、商超、学校、办公场所等设置回收交投点,推广智能回收终端。合理地布局中转站,建设功能健全、设施完备、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综合型和专业型分拣中心。统筹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报废机动车、退役光伏组件和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家电、废旧电池、废旧轮胎、废旧木制品、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厨余垃圾等城市废弃物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引导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集聚发展。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点城市群建设区域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

  (二)园区循环化发展工程。制定各地区循环化发展园区清单,按照“一园一策”原则逐个制定循环化改造方案。组织园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积极利用余热余压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推动能源梯级利用。建设园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及回用设施,加强污水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加强园区产业循环链接,促进企业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园区物质流管理。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2025年底前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工程。聚焦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尾矿、共伴生矿、农作物秸秆、林业三剩物等重点品种,推广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实施具有示范作用的重点项目,大力推广使用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建设5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50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设50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堆放、中转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建设和运营管理。完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政策和再生产品认证标准体系,推进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拆除垃圾、工程垃圾、装修垃圾等资源化利用,提升再生产品的市场使用规模。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骨干企业,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应用与集成。

  (五)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工程。深入实施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围绕典型产品生态设计、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高质循环、高端装备再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绿色循环关键共性技术及重大装备;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开展循环经济绿色技术体系集成示范,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六)再制造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结合工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广工业装备再制造,扩大机床、工业电机、工业机器人再制造应用场景范围。支持隧道掘进、煤炭采掘、石油开采等领域企业普遍的使用再制造产品和服务。在售后维修、保险、商贸、物流、租赁等领域推广再制造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文办设备,再制造产品在售后市场使用比例进一步提升。壮大再制造产业规模,引导形成10个左右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再制造领军企业,实现再制造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七)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回收利用提质行动。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鼓励多元参与,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回收网络,继续开展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支持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自主回收、联合回收或委托回收等方式建立回收体系,引导并规范生产企业与回收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共享信息。引导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流入规范化拆解企业。保障手机、电脑等电子科技类产品回收利用全过程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强化科学技术创新,鼓励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支持规范拆解企业工艺设备提质改造,推进智能化与精细化拆解,促进高值化利用。

  (八)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研究制定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构建涵盖汽车生产企业、经销商、维修企业、回收拆解企业等的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信息交互系统,加强汽车生产、进口、销售、登记、维修、二手车交易、报废、关键零部件流向等信息相互连通和交互共享。建立认证配件、再制造件、回用外观件的标识制度和信息查询体系。开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选择部分地区率先开展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条件成熟后向全国推广。

  (九)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科学合理推进塑料源头减量,严格禁止生产超薄农用地膜、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产品,鼓励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深入评估各类塑料替代品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广可降解塑料,健全标准体系,提升检验测试能力,规范应用和处置。推进标准地膜应用,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加强塑料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塑料垃圾填埋量。开展江河、湖泊、海岸线塑料垃圾清理,实施海洋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十)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进行动。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动电商与生产商合作,实现重点品类的快件原装直发。鼓励包装生产、电商、快递等上下游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支持建立快递包装产品合格供应商制度,推动生产企业自觉开展包装减量化。实施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大幅度的提高循环中转袋(箱)应用比例。加大绿色循环共用标准化周转箱推广应用力度。鼓励电商、快递公司与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等合作设立可循环快递纸箱塑料包装协议回收点,投放可循环快递包装的专业化回收设施。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

  (十一)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通过自建、共建、授权等方式,建设规范化回收服务网点。推进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提高余能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安全管理等技术水平。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与梯次利用成套化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培育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一)健全循环经济法律和法规标准。推动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明确相关主体权利义务。研究修订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健全配套政策,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各地方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完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健全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再制造、再生原料、绿色包装、利废建材等标准规范,深化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

  (二)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体系。研究完善循环经济统计体系,逐步建立包括重要资源消耗量、回收利用量等在内的统计制度,优化统计核算方法,提升统计数据对循环经济工作的支撑能力。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循环经济评价制度,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价。

  (三)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强对循环经济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积极采购再生资源产品。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领域重大工程的投融资力度。加强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创新,加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对循环经济有关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

  (四)强化行业监督管理。加强对报废机动车、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改装拼装、拆解处理等行为,加大查处和惩罚力度。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塑料制品,严格查处可降解塑料虚标、伪标等行为。加强废弃陈旧物资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充分的发挥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及时总结分析工作进展,切实推进本规划实施。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并加强与节能、节水、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等相关工作的衔接。各地要格外的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精心组织安排,明确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结合实际抓好规划贯彻落实。

  其中,城市废弃陈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组织实施。园区循环化发展工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等部门组织实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组织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工程由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再制造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回收利用提质行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组织实施。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部门组织实施。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组织实施。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进行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邮政局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组织实施。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由工业与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组织实施。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组织实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南漳县发展和改革局襄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合同公告一、合同编号:无二、合同名称:襄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增量配电网及供热特许经营协议三、项目编号:HZTD-NZX-FW-2021-011四、项目名称:襄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五、合同主体1、采购人(甲方):南漳县发展和改

  创新篇,绘新图,共“碳”可持续未来。12月26日,湖北省仙桃市新能源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开工仪式在仙桃循环经济产业园顺利举行。仙桃市委副书记、市长孙道军,仙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文华,仙桃市政协主席印家利,仙桃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常伟,盈峰环境董事长、CEO马刚,盈峰环境副总裁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临近年底,一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迎来环评公示、首车垃圾进厂、锅炉点火试运营、并网发电等重要节点。本月初,北京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100吨/日安定循环经济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迎来首车垃圾进厂,近一周时间内,又有10座垃圾发电项目动态更新,汇总如下:其中,四座垃圾焚

  北京安定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你单位报送的《安定循环经济园区节能报告》及相关材料收悉。该项目建设内容最重要的包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站、炉渣综合利用厂等。经审查,具体意见如下:一、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二、项目建成运行后,年综合能耗控制在420957吨标准煤以内。三、你单位在落实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固体废物加工利用循环经济园区总体设计(2018-2030年)环评信息批前公示,本次规划宁城县固态废料加工利用循环经济园区规划范围总面积为1.96km2,园区以报废汽车、回收和进口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五金建材、废旧家电、电池、电子电器及橡胶、塑料、和其他工业废渣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服务招标,预算金额350万/年,服务期2年,若双方都同意延长服务期,可在延期1年。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二台750吨/日的机械炉排炉焚烧线MW凝气式汽轮发电机

  12月6日,武汉市千子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在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举行点火仪式。该项目成功点火,标志着武汉环投集团打造的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经完全具备运营前的联调联试能力,也标志着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即将全面转入运营阶段。千子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配置两条日处理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12月6日,作为全国规模前三、北京市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大兴区安定循环经济园区的生活垃圾焚烧主厂迎来首车垃圾进场。该项目由北京环卫集团负责投资建设运营,安定循环经济园包含七大板块,分别为包含5100吨/日的生活垃圾发电厂、2000吨/日的渗沥液处理站、1200吨/日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循环经济园(固态废料综合处置基地)再生资源发电中心EPC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武汉市政环境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205226.856153万元报价中标该项目,工期730日历天。据了解,武汉市新洲区循环经济园(固态废料综合处置

  近日,由武汉城发集团所属环投集团负责实施的新洲区循环经济园(固态废料综合处置基地)配套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武汉市第二座大型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全方面进入加速施工阶段。新洲区循环经济园项目核心区占地705亩,是继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后,华中地区又一座建设规模大、处理工艺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循环经济园(固态废料综合处置基地)再生资源发电中心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该项目由武汉环境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招标人,启动EPC招标工作。据了解,武汉市新洲区循环经济园(固态废料综合处置基地)项目总投资507884万元,拟建设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12月2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全方面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达4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要达65%,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要达100%,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要达75%,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率达80%,农膜回收率92

  经审议,永州市生态环境局冷水滩分局拟于近日内批准《永州市忠红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利用环保基地(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通讯地址:冷水滩区零陵北路110号联系方式电子邮箱:听证

  12月13日,莆田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遴选社会资本合作人重新招标,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包括前端回收、运输环节和终端处置,具体包括投放低价值积分兑换回收柜,托底对废旧纺织物、废塑料、废玻璃等低值类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建设一批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

  11月25日,惠城环保集团旗下子公司九江惠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瑞昌市回收物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计划建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及干垃圾集中分拣回收废塑料生产线条,预计达产达标后,年最大处理生活垃圾量约10万吨,项目计划于2024年4月完工。2023年,瑞昌市为深入贯彻习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循环经济园(固态废料综合处置基地)再生资源发电中心EPC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武汉市政环境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205226.856153万元报价中标该项目,工期730日历天。据了解,武汉市新洲区循环经济园(固态废料综合处置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循环经济园(固态废料综合处置基地)再生资源发电中心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该项目由武汉环境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招标人,启动EPC招标工作。据了解,武汉市新洲区循环经济园(固态废料综合处置基地)项目总投资507884万元,拟建设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1月16日,昆山伟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1,741.7663万元,注册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市镇横长泾路560号,法定代表人为程五良。据了解,10月26日,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买卖平台公示昆山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中标公告,由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中标。11月7日,伟名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近日,青岛西海惠洋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健,注册资本1000万元。营业范围包含: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再生资源加工;再生资源销售;固态废料治理等。据爱企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惠城环保全资子公司青岛西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惠恩新材料发展(海

  伟明环保公布,2023年11月7日,公司收到招标人昆山市城市管理局、招标代理机构苏州公正建设咨询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确认公司为“昆山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中标单位。董事会同意批准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昆山项目,同意授权管理层与相关单位签署后续法律文件;赞同公司与昆山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11月8日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座谈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等有关机构代表参加会议。节能司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作进展情况,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设置的总体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1月8日,安徽省广德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再生资源“两网融合”BOT项目(二次)中标结果重新公示,中标单位是苏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单位、运营单位)、纳琦绿能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实施工程单位)浙江利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设计单位),

  据北极星环卫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家部门发布了26个涉环卫领域的政策标准,均提到了进一步健全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县域、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推动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在贷款期限、利率定价等方面支持本地企业优先承接县域生活垃圾

  北极星环卫网整理了2022年上半年23个省份发布的涉环卫政策,政策多集中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生活垃圾分类等内容。政策详情如下:北京《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以上、参与率达到95%以上、自主投放准确率达到并稳定在90%以上

  2022年以来,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发布了多个涉环卫领域的政策标准,北极星环卫网通过梳理政策要点,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点:1.进一步健全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县域、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推动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全力打造美丽乡村;2.城乡环卫清洁服务

  据北极星环卫网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共有8项环卫政策自3月1日起正式施行。环卫政策如下:《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1年7月28日,由江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政策要点:该条例共十章六十九条,对规划建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据北极星环卫网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共有8项环卫政策自3月1日起正式施行。环卫政策如下:《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1年7月28日,由江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政策要点:该条例共十章六十九条,对规划建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2021年以来,各地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建议或者征求意见稿相继公布,多地对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及乡村生活垃圾管理方案做出规划,对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出对应方案。

  上海最新公布生态空间建设和市容环境优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以建设“生态之城”为目标的城乡公园体系、生态空间结构体系、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生态质量和功能全方面提升,“公园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城市”生态空间基础初步形成,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体系发挥整体效益。森林覆盖、垃圾分类、市容环境将会如何发展?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住建部发布《市容环卫工程建设项目规范》,现批准《市容环卫工程建设项目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5013-2021,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建设项目规范》,现批准《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建设项目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5012-2021,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循环发展体系基本构建。现代化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弃陈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普通工业固态废料综合利用率达到98%,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3000亿元。

本文标签:球团仓